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紧扣材料中的时间特征元朝,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判断出《农书》,《授时历》和简仪是元代的重要科技成就的代表,即答案选①③⑤ B,②《农政全书》出现在明代,④水运浑象仪是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科技成果,A C D三项组合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是秦统一后,通行全国使用的“半两钱”,“半两”二字的字体应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统一后以小篆为通行全国的官方字体;A是在商代,C不是秦朝的官方字体;D是在魏晋时期出现。因此选B.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点评:注意中国汉字和书法的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中国书法以魏晋为界限可以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题干可知,这位书法家是与杜甫同时代,是唐代的书法家,故排除A选项;颜真卿,柳公权都是著名的楷体书法家,张旭是著名的草书家,结合材料“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可以选B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兴起,商人地位提高,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A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强调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变化,未体现关于社会生活变化的信息,排除B;由于统治者仍“重农抑商”,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重义轻利的理学,排除C;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与商人形象的变化这一主题无关,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点·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有代表性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