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下边表格中思想家的观点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古希腊
| 普罗塔戈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
|
中国
| 孔子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
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依据所学可知,C与D明显错误,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孟子并不否定专制王权,只是希望统治者注意爱惜民力、体察民情而已;A错误,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的是启蒙思想家。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 )
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
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问题。根据材料“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可以看出这次运动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可以看出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了问题。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由此分析可得出A、B、C选项提法都限制了文化艺术领域里的自由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朱子曰:“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 而不知的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只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上述材料所阐述的核心内容是
A.“理”是一种客观物质
B.人性与天理一致
C.主张“知行合一”
D.格物致知是探究“理”的根本手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理解材料含义,抓住关键词。如“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天命之性,处处皆是……先从自己身上寻起”,要从控制人欲的方面达到理的境界。故应选B。A项说的是宋明理学的世界观,是错误的的,理学是唯心主义的思想;C项说的是方法论;D项说的是探求理的方法,CD项与人性无关,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新时期的对外政策有(?)
①不结盟政策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一边倒”政策
④对外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