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雅典民主的本质是奴隶主的民主,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一种古典的民主政治形式,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与西方各国现行的民主制度当然不可能基本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陶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式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此言意在( )
A.批评雅典城邦的参政方式
B.反对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C.说明雅典民主范围的狭小
D.坚持民众的权力至高无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苏格拉底”、“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式去雇佣”、“危害,轻得多”等,结合所学可知,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反对抽签这种参政方式。在苏格拉底看来。不同素质的人拥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误用。所以,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改抽签为“雇佣”。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D两项的表述题干材料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不准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古希腊民主……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作者所指的“弱点和局限性”不包括
A.民主的范围
B.民主的性质
C.民主的过程
D.民主的形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A是局限性。古代雅典民主的性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B是弱点。雅典民主的过程是,通过选举、辩论,多数公民表决通过,最后由公民大会做出决定,所以C民主的过程是科学的,因此“弱点和局限性”不包括C。民主的形式是直接的民主,具有“弱点和局限性”。因此想象中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弊端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2分)分析雅典政治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
(2)读图示,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 “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3分)
材料二: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3)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唐朝和近代美国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英、美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 (2分)
材料三: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成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4)材料三体现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什么主张?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1913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政党 | 发起人 | 所占席数 |
国民党 | 宋教仁 | 392 |
共和党 | 黎元洪 | 176 |
民主党 | 汤化龙 | 25 |
统一党 | 程德全 | 24 |
职务党派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政务院 | ||||||
主席 | 副主席 | 委员 | 总理 | 副总理 | 政务委员 | | ||
共产党 | 1 | 3 | 29 | 1 | 2 | 6 | | |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 0 | 3 | 27 | 0 | 2 | 6 | | |
参考答案:28分)(1)特点:中国是君主专制政体(皇权至上),(1分)雅典是民主政治(1分)。
原因:自然环境;城邦制度。(2分)
(2)奴隶、妇女、外邦人。(3分)
(3)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
不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民主)共和制。(2分)
(4)早期维新派;议会政治。(2分) 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当时没有实施。(2分)
(5)民国初年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1分)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袁世凯控制内阁;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方式,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制度。(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6)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1分)原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分)
(7)创新:多党合作制。(1分) 特点: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原则。(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实质:人民民主专政。(1分)
(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起步晚,发展艰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可能实现;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是隋唐三省六部制和雅典国家机关,前者属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后者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根据所学,从政治、经济、地理、思想等角度分析雅典政治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未成年人外,还有妇女、外邦人、奴隶排斥在外。
(3)通过比较,可知两者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结合所学,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4)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5)根据材料信息“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说明民国初年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方式,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制度。
(6)结合材料三、四,材料三反映君主立宪主张,材料四反映民主共和政体,因此可以得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民主政治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联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7)注意材料信息: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可知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特点即可。
(8)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以来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发展趋势,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可能实现;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考点:中外政治文明
点评: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基本结构: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1、 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2、 问题:主要有五大类
(1)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 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
(5) 简述……的启示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