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用行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李四光
D.杨利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粮食问题可以知道这是要求的农业方面的成就,所以B正确,其水稻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大量增加,C是地质学家D是航天员A是科研人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98年有个机构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认为邓小平对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因为邓小平
①恢复高考②提出教育革命③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④提倡开门办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开门办学,指离开学校到社会实践中搞教学。1972年至1976年的开门办学,在左倾路线支配下,基本上是“以干代学”,取消了课堂上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突出强调了“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思想”,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从大区到省、地、县都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要求在15年左右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这两项内容都不是邓小平提出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胡锦涛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在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材料说明全球化
A.缺乏公正性应该被抵制
B.是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
C.拉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D.缺乏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材料中“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是解题的关键,主要强调了全球化为少数人服务,损害了环境,以及给全球带来了不稳定,旨在说明全球化拉 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不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都对“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一壮举产生了怀疑。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竞有约2500万美国人认为所谓美国人先后6次登上月球,是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制造又一科技发展史上空前的大骗局。

问题:(10分)
(1)15世纪后期以来,人类在全球探险方面已取得哪些成就?(2分)
(2)该计划的成功对人类文明有何意义?(2分)
(3)美国实现登月计划,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如何?该计划的成功,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如果你也想参与这场讨论,你认为从哪个角度考查其真伪最有说服力。假设这真是一场骗局,你将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极地探险等。(2分)
(2)是人类宇宙探险的佳音;是人类文明空间的展拓。(2分)
(3)美苏冷战。使美国在冷战中占有优势。(2分)
(4)科学(2分)
启示:科学的谎言迟早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被揭穿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1)注意是15世纪以来。
(3)先搞清楚登月的时间,然后和这个时期的世界局势对应下就可以了。
(4)言之有理就可以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