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该文中的“某年”可能是
A.中华民国二十年
B.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C.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D.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苏维埃主席”“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坚决抵抗”这些信息可以得出,这时第二次国共合作刚刚开始,所以时间是1937年,转换成民国纪元减1911就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故C项是正确答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下列事件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①北约组织成立?②欧共体成立
③杜鲁门主义实施?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北约组织成立 于1949年;②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③杜鲁门主义实施是在1947年;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是在1944年。根据以上时间,答案为B。
考点:战后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点评:战后国际组织纷纷成立,有全球性的组织,也有区域性的组织,全球性的政治和经济组织有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区域性的有欧共体、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经济上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等规范全球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自由平等
B.民主科学
C.物竞天择
D.中体西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是近代革命派的思想;C是进化论的思想;D是洋务派的思想;B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反对专制,倡导科学,反对愚昧。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点评:近年来,中国思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故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 义、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等仍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从命题角度看,高考仍将注重对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演变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近代主要思想家主张的异同及地位的考查;有可能将从思想近代化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表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注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A.四手共抬一盘
B.巡行于通卫以保卫城邑之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
D.执干戈以卫社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先排除与题干关系不大的A、C,再是分封的区域应该是在王都的周围,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从图B的状况和注释看,可以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人生而自由”和“思想自由”。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他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康德在卢梭的“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有提出了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再结合材料所给出的信息,可见,关于获得自由平等是两人的共同主张,不同在于达成目的的手段。故选C。A项错误,两人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B项错误,两人对待自由态度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获得自由的途径;D项说法错误,二者都主张民主权利。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