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图所摘录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
A.多党合作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民主集中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原则。故选B。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C项错误,社会主义原则体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材料未体现;D项材料也是没有体现。
考点:1954年宪法
点评: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国家机构和组织原则,规定了政府与人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954年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的成就,为以后的国家机构的建立和有效地运作提供了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和注释,漫画瓢上有一个“鄂”字,标题《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已经顾此失彼。B项不能体现顾此失彼,C项无法体现材料所体现的形势,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个瓢,无法准确的表达当时的形势。漫画中没有体现革命派力量的强大,排除D项。因此选A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可以结合历史必修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以结合选修模块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相关内容,运用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联系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依据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提问“开放整个海岸”、“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的提示,再结合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的步骤,应该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故选C。A项错误,并未涉及到整个沿海;B项只是在上海;D项是在海南。都与材料中心意思不符。
考点:对外开放
点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步建成了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到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新世纪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深化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是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应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脸谱采用写意和夸张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是理解剧情的关键之一,所以应该了解主要的几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如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勇猛憨直;白脸代表狡诈等。另外此题也可以通过例举的人物关羽来进行判断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推行杜鲁门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当中“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可以判断,C项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D项推行杜鲁门主义不符合题意,因为两者分别为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从题干当中“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可知B项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符合要求,他并不是美苏对抗的表现,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马歇尔计划
点评:注意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区别。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