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中要求的不同点源于二者的性质不同。前者是为了活跃文艺和学术空气而提出的文化方针;后者概括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提出了多样化政治主张的活跃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共20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上,无论是汉族封建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封建政权都有针对多民族国家的政策。因各民族发展水平不一,风俗习惯各异,而采取“因俗而治”的管理模式。
问题(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叙述汉武帝、唐太宗、辽政权采取“因俗而治”管
理各民族的措施。(6分)
材料二:唐朝对民族上层的册封,实际上有册有封。具有不同的内涵。册,大多指册命,周边的汗国的国王或可汗;封,主要是封赐或主授少数民族酋跃以官爵。如果同时既赐官爵又承认或命之为,可合称为册封。
问题(2) 据材料
二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征(2分),并指出能够实施这些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因(6分)。
问题(3)中国古代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主要政策是什么?(2分)
问题(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指出新中国民族政策与上述古代民族政策的本质不同?(4分)
参考答案:(1)汉武帝:在西南夷设郡并封夜郎、滇王;
唐太宗:在突厥故地设置都督府管辖,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
辽政权:蕃汉分治,南面官治汉人、渤海人;北面官治契丹及其少数民族。
(2)特征:制度化、程序化。
主要原因:封建社会的繁荣;民族政策的开明;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国家力量强大;经济文化先进;统治者平等对待各民族。(任选其中的三点即可)
(3)给少数民族首领封王。
(4)不同:古代的民族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
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
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秦王朝推行的是以酷法、重税、繁役为特征的残暴统治。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开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黄老思想适应了这一需要,迅速兴盛。由此可以推断B、D两项不正确。汉武帝即位后,强化中央集权,黄老之学被新儒学取代。可见,C项也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二 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材料三 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6分)
(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6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3分)
参考答案:
(1)经验: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平等的民族政策。(6分)
(2)评价:一心为国为民;保国安邦,恩威并济;勤勉努力。(6分)
(3)原则: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分)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即可归纳唐太宗成功的经验。
(2)依据材料二“...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即可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3)其实根据材料“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也可归纳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8年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公布《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2009》,中国排名首次跻身30强,并且继续领跑“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是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名首个字母连缀起来,制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而得名。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巴西、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
②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③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提取信息:题中材料介绍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强大,主要在经济领域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没有涉及到国际竞争问题,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