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2年,中美改善关系的首要前提是:
A.美国从台湾撤军
B.美国同台湾断交
C.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D.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青壮炼钢去”是指“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现象,造成这样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共党内存在着“左”倾错误思想的推动,故C项符合题意。ABD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但是重要原因而不是主因。
点评:高考对中共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等内容的考查近几年来有所增加,其目的是通过反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来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此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变革的内容是( )
①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 ②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④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3)(4)都未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涉及生产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兼爱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家主要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美德即知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而其他三项都与题意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内容摘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