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5-22 06:09:04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宋元时期,在部分地区的人们心目中,四海龙王(传说其主要职责是在人间司风管雨)的地位每况愈下,逐渐为妈祖(是海洋贸易者、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
2、选择题 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 A.奖励军功 B.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C.废除奴隶主的特权 D.鼓励耕田织帛,生产多的,免除徭役
|
3、综合题 (20分)社会转型往往伴随(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与变化。反过来,适应变革的经济政策也会有力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社会前进和文明进化的应有之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农抑商政策,就是代表土地资本的统治阶级,用以维持封建势力的唯一方法。中国历史……朝代只管更迭,却依旧不曾脱离封建社会,而走入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但是,为什么不能脱离封建社会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中国的产业没有发达。产业没有发达,所以即令有势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其力量也不足以摇动封建社会的秩序,却不能代替土地资本,而使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走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一部二十四史的政权推移,翻来覆去,都不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圈子外面,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杨东莼:《中国文化史大纲》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大量贵金属经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16世纪的政治经济学家们针对这个时期提出了一套“国富”理论。……他们认为,只有黄金和白银才是最实际的财富……重商主义将财富的价值无限扩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成为“有钱人”则成为其毕生的追求。经济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像外科手术和时尚潮流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就我所知,到了19世纪,迎来了开放与竞争并重的自由经济体系。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2)依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西方推行的商业政策和主要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经济政策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三:文明的借鉴与发展 (3)阅读下表,以“文明的借鉴与发展”为题,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任选2例)(8分)
国家
| 事件
| 日本
| 明治政府“文明开化”
| 法国
| 拿破仑的《民法典》
| 苏俄
|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 美国
|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经济干预
| 示例:程朱理学:理学家借鉴道教佛教有益成分,从宇宙起源探讨伦理纲常,创立了理学,使儒家思想发展到新阶段(又称新儒学)。
4、选择题 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下中国古代的工具或技术出现在汉代的有 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水排 ④一牛挽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选择题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事业的发展。“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龙首渠
D.成国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