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维护国家统一 ②发展社会经济 ③防御侵略 ④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弱,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抵御外来侵略、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仍起积极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保阵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一边倒”
C.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
D.“求同存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四人的共同之处是(?)

A.都生在宽松的政治氛围中?
B.都主张仁者爱人
C.都建立起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D.都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2分)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材料三?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4分)
材料四?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消费支出构成(%)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食品支出
| 43.6
| 40.9
| 39.6
| 37.1
| 34.7
|
衣着支出
| 17.4
| 16.7
| 14.0
| 13.6
| 13.2
|
设备用品及服务
| 9.4
| 9.5
| 10.4
| 12.2
| 11.2
|
医疗保健支出
| 3.9
| 4.5
| 4.5
| 4.9
| 6.4
|
交通通信支出
| 4.9
| 5.5
| 6.2
| 6.0
| 7.0
|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
| 10.0
| 11.2
| 12.8
| 13.3
| 14.2
|
居住支出?
| 6.7
| 7.1
| 7.9
| 8.2
| 7.9
|
杂项商品及服务
| 4.6
| 4.6
| 4.6
| 4.7
| 5.3
|
?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观念:材料一:提倡等级、崇尚节俭。材料二:逾越等级、追求奢侈生活。(2分)现象:封建制度的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2分)
(2)崇尚洋货:西方列强人侵,洋货大量涌入;西方工业产品优势;工业文明冲击。(2分)倡导国货: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民族工业发展;民国政府倡导;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分)
(3)变化:由重温饱到重健康、舒适;由重物质到重文化、教育。(2分)
原因: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增加。(2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即可得2分)
(4)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等。(2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观念问题。第(1)问观念从材料一、二中归结即可:等级、节俭,越等级、奢侈。社会现象要从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等方面分析。第(2)问崇尚洋货应该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以及洋货的输入及其优势上分析;提倡国货要从民国时期社会背景上入手考虑:民族危机、实业救国思想、民族工业发展、政府的政策等。第(3)问中观念变化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归结:重温饱——重健康;物质——文化。变化原因应该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第(4)问影响因素的归结可以结合前几问中原因的分析从中归结出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风气、政府政策、居民收入等。
点评:消费观念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古代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要实行勤俭节约的消费方式,近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消费方式明显发生变化,开始崇尚洋货,但是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地觉醒,抵制洋货崇尚国货又称为救亡的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的消费方式的变化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A.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B.注重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
D.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在区分共性和个性的东西,根据掌握地知识不难发现A、B两项说的只是新加坡和韩国,而C项说的是西亚一些国家,只有D项才是亚洲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