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洛克所说的天赋人权包括
[? ]
A.在自然姿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B.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主张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相符的是
A.“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B.君主立宪制是社会契约的最完美体现
C.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
D.民主制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卢梭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说”,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
请回答:
(1)孟德斯鸠推崇何种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梁启超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9分)
参考答案:(1)政体: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2分)
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政治——封建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4分)
(2)相同:都认为宪法或法律与公民权或公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都突出强调法治。(5分)
不同:梁启超强调宪法与民权相互保障;孟德斯鸠主张用法律限定公民与政体的自由度。(4分)
本题解析:(1)政体:根据孟德斯鸠在材料中的说法,他认为当时的政体在事实上是不自由的,公民在法律上是不自由的,他所希望的政体应该既体现政体在法律和事实上的自由,也体现公民在法律和事实上的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即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背景: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与孟德斯鸠所生活的年代18世纪去考虑,即当时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思想文化上,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
(2)由材料一中的“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和材料二中的“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等信息可以比较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相同:都认为宪法或法律与公民权或公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都突出强调法治。不同:梁启超强调宪法与民权相互保障;孟德斯鸠主张用法律限定公民与政体的自由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学说,冲破神权政治理论桎梏的是(?)
A.但丁
B.薄伽丘
C.拉斐尔
D.马基雅维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近代君主政体的形成,鼓吹“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
请回答:
(1)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阿奎那的代表作是什么?他在论证“君权神圣”时有何特点?
(2)“君权神授”学说在“君权”与“教权”的关系上有何区别?
(3)“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学说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1)《神学大全》。
论证的结果是教权高于王权。方法是通过三段论即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整个国家应有一个君主来统治.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教皇是上帝的代表。所以君主应服从教会和教皇。
(2)君权来自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对上帝负责,不对教会和教皇负责,宣扬王权至上。
(3)有利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本题解析: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的难点在于论证“君权神圣”的特点是采用三段论;第(2)题要从君权与教权的关系区别;第(3)题注意是时代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