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
[? ]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拓跋部建立代国时,我国南方正处于
A.西晋
B.东晋
C.曹魏
D.南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拓跋部建立代国时间为公元386年,为拓跋珪所建。A项西晋存在的时间为265年—316年,时间不符合;B项东晋存在时间为316年-420年,时间符合;C项曹魏存在时间为220年--266年,时间不符合;南朝存在时间为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故此题选B项
考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点评:三国(220—280年)、两晋(265—420年)包括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和东晋 (317年-420年),、南北朝(420—589年)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宋、齐、梁、陈 ; 北朝依次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的主要目的包括
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②加强同汉族地主的联系
③巩固北魏的统治
④改革鲜卑族的落后习俗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对各族人民的统治,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 约他出兵决战。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纪》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哪些问题导致了北魏统治的深刻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文献反映了孝文帝哪方面的造诣?这对以后他推行改革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由于宗主督护制和“纵富督贫”的赋税制度,阶级矛盾尖锐,由于鲜卑族实行压迫和歧视的不平等民族政策,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不断。
(2)反映的是孝文帝在掌握汉族先进文化方面的造诣。孝文帝较好地掌握了汉族先进文化,深刻地认识了汉族文化深邃丰富的内涵,对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和政策进行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 ]
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鲜卑族学习汉族文化
D.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