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各项数据、与表中整体趋势出现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1958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油料产量
| 粮食产量
|
1958
| 20000
| 196.9
| 477.0
| 1563.1
|
1959
| 17000
| 170.9
| 410.4
| 1214.7
|
1960
| 14350
| 106.3
| 194.1
| 985.5
|
1961
| 14750
| 80.0
| 181.4
| 506.5
|
①三大改造?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施八字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产量表可以看出,国家经济衰退严重,结合年代信息分析其原因有大跃进运 动和人民公社会运动,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故②③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简述西汉至唐中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33.演变:西汉编户齐民(以服役为主);北魏租调制;隋唐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唐中期两税法,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8分)
趋势:一是税种由繁多向单一发展;二是征税标准按人丁为主收税逐渐发展为以地产为主征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三是税收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四是由劳役地租为主过渡到实物地租为主。(4分)
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农民的反抗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3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赋税为主线,但要注意时间是西汉至唐中期赋役制度,不是整个封建社会,另外要找出重要朝代的赋税制度,要全不能遗漏。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历史专题历史。考查中国古代某一阶段的赋税制度及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考古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与历史文献相当
B.历史传说是了解远古历史的唯一途径
C.历史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真实的历史
D.历史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重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传说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描述和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传说毕竟是传说,它既不是历史文献,更不是真实的历史。了解历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查阅历史文献、阅读历史书籍等。但历史传说是以一定的历史为基础加以想象而形成的,含有重要的历史信息。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所示为1960 ~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其中1962~1965年的变化是由于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铁路交通秩序的整顿
D.“八字方针”的实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是在1956年,C是在文革时期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与题干时间不符;1959——1961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一局面,党和政府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因此选D。
点评: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0世纪60年代初党和政府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心是调整),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
| 农业产值
| 粮
| 棉花
|
原计划
| 比上年增长8.5%
| 3216亿
| 2200万担
|
实际达到
| 比上年增长11.6%
| 3400亿
| 2400万担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 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上述表格体现的是1962年我国农业产值增长与原计划相比都多,结合这个时间考虑,应该是因为在经济工作中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导致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