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阅读下表
A.沙俄政府疯狂地扩军备战
B.沙皇让俄国深陷一战泥潭
C.沙皇的专制统治极端腐朽
D.一战加深了俄国人民的苦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表格中一战期间俄军阵亡600万人,说明一战加深了俄国人民的苦难,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材料中的数据无法直接说明和体现。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点评:材料考查了对十月革命爆发必然性的理解,其实就是对其爆发的原因作深入的探析,有关十月革命原因的细节需要学生牢记: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重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3)主观原因:有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不能取得成功的共同因素是
A.个人作风粗暴
B.改革方针过于保守
C.缺乏一贯的方针和思路
D.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旧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联系所学可知,个人作风粗暴是赫鲁晓夫的特点,赫鲁晓夫改革先在农业方面,失败后又转向工业方面,缺乏一贯的方针和思路,而勃列日涅夫改革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成效不大,两人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没有从生产关系这个深层次进行,改革都是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进行的,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这是失败的共同因素,答案为D。
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要求全面评价和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考查学生的比较和评价能力,是一道能力型试题。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 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 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

? 材料二 “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苏联《文学报》评论
? 材料三

?
图一? ?图二
(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材料三中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用: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2)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但赫鲁夫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
(3)走在最前头的应是戈尔巴乔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表:请回答: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的数据看,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状况如何?这种状况对此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造成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从1953年到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对比来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一段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的厄运。他们的改革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2)状况: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实际GDP平均增长率为负增长,横向比较低于世界水平,纵向比较也是苏联经济史上的“低谷”,苏联经济已经陷入危机边缘。影响: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但是当时的苏联各种社会矛盾已经积重难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面是苏俄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集体化推进了苏俄经济的发展
B.苏俄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业发展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21 年3 月,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提高的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故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D 项表述错误。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近年来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考查多集中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的改革等内容,以选择题为主。材料解析题集中在二战后苏联的三次重大改革上。本专题的命题常常与其他专题联系起来考查,如联系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的解体等。例如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的角度命题;从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相互借鉴角度命题;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留下的经验教训角度命题等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