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台湾国民常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是不值得
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淮海战役中的一场激烈交战,从材料文字中可以看出马英九对此事件表现出沉痛的心情,由此可以推断出其不希望类似事件再发生,即马英九主张最后能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点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材料从国民党方面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和反思说明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会给两岸双方带来灾难,也不利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以史为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国统一的最佳方式,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B项是错误项,C项是错误项,与材料内容的主旨相反,并且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在此前已经开始,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推翻君主制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D不对,表述绝对化,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建立君主立宪,保留君主制,如英国、德国,有的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如法国、美国;B不对,如英国就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圈地运动继续推行。C符合题意,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历史发展趋势。
点评: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政体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国别
英国
美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德意志帝国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宪法或法律文献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总统(选举)
总统(选举)
皇帝(世袭)
立法权
议会
国会
议会
议会
行政权
首相
总统
总统
皇帝和宰相
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
首相(议会选出)
总统(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议会选出)
宰相(皇帝任命)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元首与议会的关系
议会不受国王干预
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
议会选出总统、两者相互制约
皇帝控制议会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为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时拍摄的相片。该厂建成应在

A.建国初期恢复发展经济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革”十年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要求解右图中点A的轨迹,必须用哪位科学家的数学成就或著作、理论

A.笛卡尔《几何学》
B.祖冲之《缀术》
C.汉代《九章算术》
D.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点A的轨迹的求解必须运用解析几何的知识。17世纪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为解决题中所述问题提供了可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