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汉口市政府在1928年发布了提倡国货的法令,声称“提倡国货,为救国要图”, 1935年7月汉口《商报》报道:“在新市场举办了国货展销会,展出沪厂78家,汉厂51家,共45大类1000多种商品种类。……第一天销售额就达169.356.17元。”国货运动在当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制约了中国对外交流
B.刺激了列强侵略野心
C.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强化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内容对材料内容作用的理解正确,所以排除A项。B项本身说法错误,D项也是错误项,对材料内容的主旨理解有偏差。材料内容的映的是蒋介石国民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所以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两弹一星”是指
①原子弹②氢弹③导弹④北斗通信卫星⑤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故选D。
点评:“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标志我国航空航天、遥感、测控、核能等尖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打破了苏美两国对我国进行核讹诈的企图和威胁,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具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 “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
材料二: “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明鉴》
材料三:?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
材料四:?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材料五:(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
(唐太宗)“……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怨,民怨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
材料六:?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文化发展历程》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哪一理念?(2分)
(2)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分)
(3)材料六的观点与前面的材料有何不同?(2分)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4分)
参考答案:(1)理念:“以民为本”(或民本思想)(2分)(2)说明:为君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至国危君亡(2分);要以民为本;要轻徭薄赋。(2分)(3)不同:材料一至五强调君权;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主张限制君权,赋予民众一定权力。(2分)
原因:所处朝代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材料一至五处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阶段,而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阻碍社会进步。(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 “民为君之本。”,可知是“以民为本”(或民本思想)。
(2)原文大意:(唐太宗)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3)根据所学,顾炎武、黄宗羲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赋予民众一定权力。再注意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材料一至五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而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阻碍社会进步。
点评:读(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审题分两步:第一步是读材料,建议带着问题去读,可泛读或浏览,也可精读。第二步是审问题,审问题要注意3个方面: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等限定词;再次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家主要思想的理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为了扩充人的善性,要加强道德教育。故选A。
点评: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纪念馆内,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禁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魂之心。”下列著作与此馆纪念的人物思想最为相似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信息“禁毒”“抗敌寇”可知这应为林则徐。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故排除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的A项(李贽)、主张学习西方经济的C项(洪仁玕)和主张学习西方制度的D项(康有为)。B项应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故本题应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