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在安徽等一些地区开始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不久即被批判为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尖锐斗争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有人说中国农村必将回复到农业合作化以前的状况,中国农村必将两极分化,将再次出现剥削制度在农村复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两次改革都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
B.两次改革同属于“社”与“资”的斗争
C.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会造成贫富差异
D.共同体现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2、判断题 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 “创新”具体是指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B.科学技术的创新
C.政治制度的创新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3、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 ]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
4、判断题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
B.资源配置的转变
C.经营机制的转变
D.流通体制的转变
5、判断题 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
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