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近代主要西方国家为了掠夺原料和市场,对外进行扩张和殖民掠夺,不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和谐,因此中国与其不同。冷战时期的苏联与美国进行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中国与其也不同。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也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对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初税亩?②井田制?③均田制?④屯田制
A.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古代土地制度初税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在商周,均田制在北魏和隋唐,屯田制在曹魏,朝代顺序知道了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最重要的表现是
A.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
B.讨论了新中国成立问题
C.通过了《共同纲领》
D.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摘自《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注:宴请百姓)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摘自《梦溪笔谈》
材料三:“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 ;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摘自《大清会典》
材料四:“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摘自《清朝文献通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
(4)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
(5)从我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你得到那些启示?
参考答案:(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
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2)允许百姓竞渡浙西,提供饮食;鼓励佛寺大兴土木。(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措施多样;迷信色彩浓厚。(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配人力、物力;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给救灾带来不利影响。(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破除迷信,科学救灾。(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本题以救灾为题材进行命题,属于时事热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 纳、概括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2)(3)问要注意对材料的解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4)要从双重性的角度思考回答;第(5)问要结合本题前四问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描述: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有可能是在( )
A.过渡时期
B.反右派斗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可知正值越南战争(1961-1973),根据所学知识A.过渡时期 (1953-1956)B.反右派斗争时期 (1957-1958)? C.大跃进时期 (1958-1960)? D.“文革”时期(1966-1976)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