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历史图片,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隋唐时期,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参与政权;同时,自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作为一种重要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实行也正顺应了庶族地主的这一要求,结合题干信息“本质上”,可知,科举制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即A从本质上反映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故,正确答案选A。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的主体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为王族、功臣、现代贵族,据史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周的分封制以同姓亲族为主,所以选B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
A.想实行焚书坑儒
B.准备攻打匈奴
C.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准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秦始皇……战斗不休,已有诸侯……又复立国……是树兵也……”等关键信息可知,秦始皇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
材料三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4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么相同点?(3分)
(3)材料三认为立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它的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统治及各种特权的工具;法律的界限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2)相同点:皇权至上,皇帝的命令成为法律的来源之一,具有绝对的效力。
(3)指导原则:自然法。表现:强调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认为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难度中等,要由材料一可从数量和阶级实质两方面作答。第二问要结合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作答,在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法律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第三问难度为小,考查的是自然法的相关知识。
考点:罗马法和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
点评:本题总体难度中等。古罗马法和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既有共性又有差别。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穆罕默德 阿里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