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一五计划”“信用卡”“互联网”
B.“合作社”“包产到户 ”“ 上山下乡”
C.“三大改造”“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 ”“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互联网、国企改革与农村改革无关,故排除AC;合作社是农村社会主义改革时的产物,排除B。因此选D。
点评: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可以有效地运用排除法。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意思,这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当面对一道选择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题干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题目的指向,即到底要考查什么知识点。只有准确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做到有的放矢,使排除更加有针对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9年,我国最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两个省份是
[? ]
A.上海、海南
B.广东、上海
C.广东、福建
D.福建、海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项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B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指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D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故选C。
点评: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体制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创新。近三年高考中均在本知识点有命题出现,应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主线,理解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共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下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 )
A.是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时提出的
B.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C.首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邓小平理论首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故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中国的富民强国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其中“八五”计划(1991—1995)为中国现代化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
C.打破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体制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