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A.崇洋现象
B.洋货倾销严重
C.全盘西化
D.学习西方迫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解题的关键是对打油诗的内容的准确理解。材料“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叙述了外国人的“碧眼”学不成,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崇洋媚外现象,因此A的表述符合题意,而BCD的表述偏离材料主题,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是(?)
A.意大利
B.日本
C.联邦德国
D.法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洋货涌入中国市场,导致“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它所反映的实质是
A.内乱外患阻断了棉布外运
B.农民转向种桑养蚕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主义
C.发展手工业
D.殖民掠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可从时间的限定着手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理学的理解。材料反映了理学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选项
中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