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这样形象地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和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以下史实中不能体现“二老板”地位的是?
[?]
A.联邦政府实行美元贬值政策?
B.二战后日本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C.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自由贸易?
D.联邦德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面的图片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的照片,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图1 美国国营铁路公司? 图2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

图3 日本国营NHK 电视台?图4 联邦德国国营铁路
[?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B.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C.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D.资本主义国家重视限制私有化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上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消减贫困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实施社会福利并不是实现了社会平等,排除A;福利制度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即助长了人的惰性心理,排除C;国家福利与保障就业和收入不能划等号,排除D。故本题选B。二战后,西方国家从缓解社会矛盾的角度提出建立“福利国家”的主张,社会福利的核心是为了消减贫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