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出现的经济形态有(?)
①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60到70年代出现了民族工业。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在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出现的。因此。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中国经济舞台上存在着3中经济成分。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此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是在19世纪60到70年代中国的阶级成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末,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带有“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添麻”,靠家庭纺织业和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
A.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B.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和内陆乡村地区不同的生活情况,这就说 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新旧并存,所以答案选A。材料所反映的是乡村经济基本上是不受外来的影响,所以B错误;通过材料可以得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农村有很大的区别,城市处于开放的状态,所以C、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与“九龙”“归宁”问题的解决相关的政策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治协商
C.和平共处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九龙”“归宁”问题即是香港的回归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对香港问题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香港回归后,在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享有一定的自治权。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图“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皇权至上?
C.为政以德? D.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