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几乎产生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却代表传统科技和
近代科学的不同发展趋势,形成这种强烈反差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C.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的不同影响
D.东西方文化没有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哥白尼的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 )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探讨世界本原,又与社会、人生相联系的,以道家及宋明理学最具代表,比较备选项可知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附加题:儒家思想的流变(10分)




观察上面几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图片中所含历史信息和图片编组的意图,请厘清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政策变化的基本路径。(4分)
(2)你对秦始皇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有何看法?(2分)
(3)西汉之初为何采用道家黄老之学?汉武帝为什么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4)宋明理学把中国文化重伦理的传统精神推向了极至,强调“立志”、“修身”以达到“内圣”人格,对此你有何评论?(2分)
参考答案:(1)思路:秦朝实行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通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一——汉初尊崇黄老道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天理论,复兴儒学。(4分)
(2)思路:正面——维护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负面——文化专制,压制思想、摧残文化。(2分)
(3)思路:从汉初局势、统治策略和老道思想特点说明(经济萧条,厌恶战争,统治者朴实作风)(1分);而从汉武帝时期的局势、统治政策和董仲舒对儒学改造后于统治政策的适应性说明(国力强大,汉武帝要有为)。(1分)
(4)思路:一要从修身养性、报国精神等方面说明其积极意义;二要从压抑人性、愚昧忠君等方面说明其负面影响。(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材料阅读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容易。孔子批判他无父无君,司马迁评价他“尊卑无别”,联系春秋战国思想家主张,应是墨家的“兼爱”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平等,博爱,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纪的握手”——(下图)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合作—对抗
B.对抗—合作—再对抗
C.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D.对抗—合作—再对抗—再合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进行了十年国内战争,这是对抗时期;抗战时期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合作时期;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再次爆发内战。
点评: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史实。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是反帝反封反军阀,国共两党在这个方面目标有共同之处,因此二者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同时二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一样,这有决定了二者有着根本的分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