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十月革命前,俄国相对落后的表现不包括
A.保存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B.小农经济占优势
C.依赖外国资本
D.社会矛盾复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显然是落后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容易判断的是C、D两项,这里搞清,D项是落后带来的结果,而C是落后的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故选C。A项是在1910年辛亥革命;B项是在1926到1927年北伐战争;D项是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AB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南昌起义
点评:南昌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起义,以攻打大城市南昌作为目标,最终受挫。但是却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月一日又被成为建军节。与此相关的秋收起义和八七会议等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得出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的。明清时期,在经济上,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在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虽属事实,但在当时尚未造成严重恶果,不足以影响中国的社会变革,并不是主要原因;C、D说法错误,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针对学生作弊,老师的教育内容应为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A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C是指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D是指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都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确定
B.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故选C。A项是中国的外交方针;B项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提出的;D项是在1950年签订的,是走的结盟的道路,明显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标准的。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点评: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以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外交的标准,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的原则,使得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是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