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反映的书法特点是

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B.飘若浮出,矫若惊龙
C.笔势飞动,意绪狂放
D.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匀称,规矩严整;发展了隶书的笔画,棱角分明;而且是“颜真卿书”,可知是楷书。选项中A为小篆,B为行书,C为草书,D为楷书。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开始于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直接促进了人口增长(推行摊丁入亩的是雍正帝)。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费正清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没有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获得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期,但随着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民族工业的发展又快速地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根本改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要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答案选C,A B D三项只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特点和不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考点: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的掌握。高考试题重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以下发展阶段的考察: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一战期间﹚;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衰落﹙抗日战争以后﹚。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守仁
D.李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强调做学问要“格物致知”也就是要深刻探究万物,以求得真“理”。这是朱熹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