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6世纪60、70年代,逐渐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的是
A.马六甲
B.菲律宾
C.巴西
D.印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班牙殖民活动的史实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篇文章写道:“中国历史上偶发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恐怕莫过于西安事变了。然而,我们重新检视史实发现,如此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西安事变,竟然只是两个男人(注:性格火爆的蒋介石与一向率性的张学良)情绪失控的产物,违背常理,也不禁令人哑然失笑!”。该观点是
A.正确,因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B.正确,因为历史人物的社会历史作用最主要是取决于其个性发展的程度
C.错误,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D.错误,因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可采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安事变的爆发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上升。而材料过多的强调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个人作用,忽视了必然性,所以选C项。
考点:西安事变
点评: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中运用必然性与偶然性原理解题的题目屡见不鲜。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如此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即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内部的非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一般居于从属的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只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各种特点和偏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第三世界
D.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经济全球化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对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3/4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占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B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国家有望凭借传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维护周礼,尊卑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迁移能力,解题时紧扣“孔子思想精华内容”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积极的思想内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①体现了孔子“仁”“德”思想,②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强加于别人,体现了孔子的处事原则,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部分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因此均符合题意,而④体现了孔子提倡维护等级的思想,即克己复礼的思想,属于糟粕,排除。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主要是为了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扩大国际影响
C.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和谐世界
D.争取和平环境,推动经济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