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面是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委员名册变化图表。图表反映了

A.中共在政协中的领导地位
B.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C.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主要职能
D.政协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的非中共委员有1341名,中共委员有895名,A项明显错误;C项“民主监督”材料不能体现;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并非国家的权力机关,D项错误、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天下有不顾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这一举措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扩大了黄帝部落的势力
B.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
C.黄帝吞并了势力弱小的部落
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在黄帝的征伐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与炎帝部落的斗争、融合,从而促进华夏族形成。选项D从历史的深度上说明了这一举措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材料一?中苏关系是影响中国外交关系的重要方面,观察邮票中的信息,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反映出新中国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它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5分)

材料二 新闻图片《乔的笑》,把1971年某次国际会议的瞬间定格在瞬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为何
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畅笑?出现此永恒瞬间的国际政治因素有哪些?下列两图说明当时中国外交出现什么重要变化 (3分)

材料三?如下新闻报道及相关图片,说明当今中国外交有何特点?(4分)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注:指2010年)中国1990年开始派遣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2000年起派遣维和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迄今,中国累计已有1.4万多人次参与24个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仍有2100多名中国维和人员在10个任务区执行各类维和任务。 目前中国维和人员在海外的主要分布国家有:刚杲(金)、利比里亚、黎巴嫩、苏丹、海地等六国。
参考答案:①政策:独立自主、“一边倒” (2分)
影响: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恢复和发展;受到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深远影响(3分)
②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分)
国际因素:第三世界(亚非)国家兴起,对新中国的支持?(1分)
联系: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解冻,说明中国外交关系出现突破(1分)
③认识:A中国积极开展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D积极探索与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对此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抬头的机遇短暂,南北方矿业开采均用土法
B.土法开采金属矿,是南方金属矿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C.一战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次举步维艰
D.北方的煤矿,在一战后有的仍能坚持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