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1952.12.22)纲要的指示》记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要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重工业畸形发展
B.左倾错误日益滋长
C.借鉴苏联模式
D.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表明建国初期“一五计划”建设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借鉴苏联模式。AB是在1958年提出建设总路线,错误发动“大跃进”等之后;D是在1953年“一五计划”开展以后,时间不符,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右边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战事,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故选C。A项错误,美日在这一时期不但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而且还得到了加强;BD项说的是内因,与材料不符。
点评:从图示一可以看出发展较快的时期都是外国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的时期,这说明中国的外部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有关,中国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政治,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图为联合国总部矗立的雕塑——《铸剑为犁》的照片,它

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帝、反霸
B.和平与发展
C.反饥饿、反浪费
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铸剑为犁”意思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它的出处是 《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的原因包括? (? )
①国民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②美国商品的大量涌人
③官僚资本的残酷挤压?④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原因是多方面的,①③④是内因,②是外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吴三桂在西南地区反清并自立为皇帝,对此正确的评价是?
A.反清是搞分裂应否定
B.反清是迫于无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C.反清是有所觉悟应基本肯定
D.反清是坚持民族立场应该肯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吴三桂反清的时候,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趋向稳定,国家已经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的行为属于分裂国家的行为,应该否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