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读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税率表(单位:%)”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日本
|
1926年
| 4
| 12
| 12
| 20
| 16
|
1931年
| 10.0(1932)
| 38.0
| 40.7
| 53.0
| 24.0
|
根据表格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
B.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C.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设置关税壁垒,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
D.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以摆脱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明显得出1937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大幅度提高关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为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各国纷纷提升关税水平,采取以邻为壑的举措转嫁经济危机,所以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A项与表格数据信息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中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大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
| 背景
| 主要内容
| 实质
| 影响
|
美国罗斯福新政
| 1929年,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总统开始实行新政
| ①
| 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一次重要调整
| ②
|
中国改革开放
| ③
| 确定新的指导思想,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决定拨乱反正
| ④
|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2)他们的决策和措施有什么共同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1)
?
背景
主要内容
实质
影响
美国罗斯福新政
?
国家加强对经济全面干预。包括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农业、实行以工代赈等措施
?
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国家干预政策影响深远
中国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十年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2)共同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找到一种发展经济的新模式
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经济需要把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主题展开 ,是对世界现代史上三个国家的三次重大改革调整的比较,具有一定的时代信息,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本题旨在从不同方面反映这一时代信息。改革是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借鉴发展经验;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判断经济政策的标准应是否有利于本国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对美国四位总统的评价最不准确的是
A.有人说:“世界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不贪恋权势,这就是华盛顿。”
B.富兰克林·罗斯福,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新政”就是苛政,不是榨取富人,而是榨取成功者
C.杜鲁门是20世纪内唯一一个从未上过大学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
D.尼克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被弹劾而辞职的总统,但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B项““新政”就是苛政,不是榨取富人,而是榨取成功者”可以看出,该项错误的分析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实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并非“苛政”。故选B。A项正确,华盛顿在事业的高峰期,从总统的位置上退了下来;C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成为了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是冷战的开始的标志;D项正确,尼克松总统在位期间,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期间完成的田纳西水利工程。这一工程的兴建是罗斯福新政哪一措施的体现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调整农业生产和产品结构
C.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D.兴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混合经济”模式导致“滞胀”现象出现
B.20世纪90年代首先从英国产生了“新经济”模式
C.第三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越来越少
D.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