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几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郑经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食,则可矣”
——江日升《台湾外记》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翰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新皇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1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政策和措施。(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康熙执政初年面临哪些矛盾?对此,他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5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统—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地位。(6分)
参考答案:(1)措施:实行郡县制。(1分)
(2)政策:实行羁縻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措施: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位可以世袭;这些地方不向唐中央纳税。(3分)
(3)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之间的矛盾。(2分)
措施: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粉碎噶尔丹叛乱;进行雅克萨之战及签订《尼布楚条约》。(3分)
(4)地位: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或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唐太宗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文字“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推出的具体措施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材料二中的内容反映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允许其自治,具体措施可以依据材料归纳概括为两点。(3)材料三中的文字和图画分别反映了台湾地方势力割据现象,康熙帝征服西北噶尔丹的辛劳以及沙俄与清军雅克萨战役的惨烈,从中可以总结其面临的内外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出采取的措施;(4)结合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的在统一国家和民族融合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可以总结出他们在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身上,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三位皇帝也正好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封建社会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社会特征,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三位帝王的时代特色:千古一帝,盛世君主和落日余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到1980年欧共体能成为超过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主要得益于
A.《罗马条约》的签署
B.关税同盟的建成
C.共同的农业政策的实施
D.统一的欧洲货币的制定及启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关键是欧洲商品贸易的发展,因此应是关税同盟的建成,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
A 中美关系缓和? B 中日关系正常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与美国同为世界性大国,中美关系缓和为70年代中国外交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有利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并在美国带动下,国际外交舞台上引起一股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因此可说是关键所在。故选A。C只能说明中国的国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但不能说中国国际形势就有所改善。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50年代中国外交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利于改善国际关系但不能成为70年代改变时局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3日,神州6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乘坐自己的飞船遨游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在这天变成现实。中国古代传统神话故事及文学艺术创作也反映了人类的这种愿望。下列各项中,不能完全反映人类这种愿望的是
A.孙悟空腾云驾雾
B.嫦娥奔月
C.敦煌飞天
D.夸父逐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0分)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独立宣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点?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5分)
材料二?美国宪法(1787年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史》
(2)美国宪法中“错误和偏见”有何表现?与《独立宣言》相比,它的保守性体现在哪一方面?(5分)
参考答案:
(1)思想观点:人人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3分)
要求:争取民族独立,实行民主政治。(2分)
(2)表现:间接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存在种族歧视;选举权有性别、财产限制。体现:民主性。(5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即可概括出反映了的思想观点和政治要求。
(2)实际上考查了《1787年宪法》的积极方面和局限性。“错误和偏见”即其局限性,结合所学不难知道主要是种族歧视和妇女权益等的不公平。结合上题的观点,,其民主的广泛性方面不及《独立宣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