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一到图二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
[? ]
A.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B.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展,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材料二: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

材料三: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差异:伦敦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早,水平最高。纽约、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均在19世纪晚期以后出现加速趋势;上海的城市化水平最低。
(2)原因:纽约: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增长率超过英国。上海:19世纪晚期起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列强侵略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
?(3)问题:贫富悬殊现象严重。启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关注民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近代专业教育在中国逐渐兴起。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受日本明治维新发展教育的影响 ②传统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度的崩溃
③引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的需要 ④培养近代翻译和外交人才的需要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中国上海,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
A.商人吴某乘坐有轨电车去谈生意
B.街上不少路人穿着中山装
C.《申报》上刊登武昌起义的消息
D.同盟会成员陈某用无线电话与总部联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补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