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我们应防止克服的“时尚”是
A.开放观念
B.效率意识
C.“装修热”
D.吸食毒品
2、判断题 下图是1913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
A.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C.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3、选择题 以下不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是
A.看电影
B.剪辫子
C.婚姻自主
D.长拜作揖
4、判断题 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材料一 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

问题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