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制建设。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请回答:
(1)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依法治国、建立法制化社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等。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学生要牢固掌握新中国的政治建构,并要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史实掌握翔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直接起到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作用的措施是?
A.发动“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B.发动抗美援朝运动
C.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D.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要民心安定,社会稳定就要保证关乎国计民生的各产业的稳定,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为稳定全国物价而发动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保证了人民币的顺利流通,通过统一调运粮食和棉纱在各大城市抛售的手段,使市场物资饱和,物价接连下降。避免了民心恐慌和社会混乱。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盛宣怀为李鸿章拟写的《轮船章程》中这样写道:“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他向李鸿章表达自己的宏愿:“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同时建议“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材料二? 19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官督商办组织形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1893年,李鸿章委任盛宣怀恢复焚毁后的上海织布局,盛宣怀提议改“局”为“厂”,以示商资商办之意,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1902年,他为改变“华商向无会议公所,涣散小群”的局面,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商会性质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为工商界独立处理商务,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付诸了实际行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庆峰《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实业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思想:主张政府主导创办民用工业与外商争利。(2分)
意义:推动民用工业的发展(或工业化进程);诱导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4分)
(2)变化:强调商办,主张建立民间商会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3分)
原因: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显露,官商冲突不断发生;清末“新政”的推行。 (6分)
本题解析:
第(1)问,材料中“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反映了与外国商战、争利的思想;“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体现盛宣怀的具体主张——官督商办。联系洋务运动分析其意义,推动工业化进程,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第(2)问,“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反映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暴露出洋务运动的弊端;时间信息“1902年”反映了清末新政的背景。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盛宣怀的思想由“官督商办”转变为“商办”,同时建立民间商会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自建的铁路、航运和邮政工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唐胥铁路建成通车②第一家轮船招商局?
③大清邮政局成立? ④台湾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唐胥铁路建成通车是在1881年,第一家轮船招商局成立是在1872年,大清邮政局成立是在1896年,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是在1877年。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重大举措的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在建国初期早已经确立的,并不是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只有“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才是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所以本题答案是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