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欧洲国家参加的政治军事集团
B.都是战胜国组织的政治军事集团
C.都是由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D.都是发达国家参加的政治军事集团
2、判断题 1994年4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去世了。其墓志铭上写着:“历史给予的最高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种评价的依据是什么?这种评价是否恰当?
3、判断题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4、选择题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
B.民主与科学
C.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法制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