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节选): ?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 ?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
?
(2)根据俄国社会发展情况,评述上述材料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
参考答案:(1)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得到一块份地,赎买居住的房屋等;农民只有赎买了土地后,才能真正地成为自由人;过渡状态下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规定的义务。
(2)改革在法律上使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俄国l861年改革和日本明冶维新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两次重大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二

(1)如果说材料一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l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通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分别为两国的近代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俄日两国都通过改革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种方式对两国国内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原因: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
(2)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俄国:建立了近代司法体系(改革了封建司法制度);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推行了地方自治改革)。
日本: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取消了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颁布了宪法,采取了君主立宪制)。
(4)影响:两国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资产阶级民主化还需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才能实现。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俄日两国的改革。结合两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来认识改革对于两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作用,同时结合两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的背景来理解改革的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标志是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1917年的二月革命
D.1917年的十月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正确答案为A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
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
时间
| 企业数
| 工 人数量
| 产值(千卢布)
|
1860年
| 99
| 11600
| 7954
|
1879年
| 287
| 42000
| 51937
|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3分)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太二世采取了什么措始?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6分)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4分)
(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烈过程。(3分。摘抄材料不给分。)
(2)事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2分)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2分)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2分。只答“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给1分。)
(3)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答具体内容也可);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4)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2分)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
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
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
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材料四?“诸君试看日本国,土地不过我中国两省多,人民亦不过我中国两省多。四十多年以前亦是一个最小、最穷、最弱之国,自明治维新以后,俨然称为列强。全球上能成为列强者,不过六、七国,而日本俨然是六、七国中之一国。他是用何种方法,始能如此?亦只是用开放主义。”
——孙中山
(1)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有哪些?(2分)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孙中山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3分)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的角度回答。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2)学习规模大,领域广;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极端西化。(6分)
(3)客观原因:中国封建势力强大;(1分)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分)
要义: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1分)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1分)
(4)经验:实行开放主义。(1分)
启示:开放是国家的强盛与进步的重要途径;开放是多方面的;开放与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任意两点即可。2分)
本题解析:
(1)由于描述者的阶级立场不同,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看法不同。第二小问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论证要严谨,论据需充分。观点一“农民跪在地上等候地主宣读法令”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的角度回答;观点二“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观点三“农民……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等角度回答。
(2)依据材料二,“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反映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学习有侧重点;“反对极端西化”等。
(3)注意题干要求是回答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帝国主义的破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等。第二小问考查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4)根据材料四回答,孙中山认为日本“用开放主义”获得明治维新的成功。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切记脱离材料,必须围绕开放与国家强盛的关系等方面回答。
点评: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相同点有:背景相同,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目的相同,都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途径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内容相同,都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影响相同, 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 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