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你从下图中能得到的最直接的历史信息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
A.俄国工业发展落后
B.农奴制的阻碍
C.俄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
D.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重
2、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使我们能够在以后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俄国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冲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落后也可能导致政治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 ?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以岩仓具视大臣为首的大规模赴欧美使团,出访美英法等十余国家,历时两年。
材料三:?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俄国、日本、中国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举出俄、日、中近代进行变革的具体外部原因。(5分)
(2)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举措体现了日本近代化的特点是什么?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维新运动的宝贵精神遗产。(2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
——吴清修、王玲《俄国废除农奴原因的再思考》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材料三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材料四 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元)

——安格斯·麦迪森(英)《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五 沙皇政府不关心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
——杨甘霖《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三,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处境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
材料一? 1861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
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已经消逝的无影无踪……”
材料三?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到:“农奴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上述材料均出自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种措施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4分)
5、判断题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