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
A.唐太宗任贤纳谏
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
C.隋朝灭亡的教训
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句话是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鱼雁”即是古代的书信,所以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即是电报通讯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通讯。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同以往的土地政策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
B.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C.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地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0—1952年土改中为了减少土改的阻力,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912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 ? 1924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
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 国 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
| 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特支200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
|
(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
参考答案:
(1)答案一:应该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答案二:不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清室优待条件”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2)彻底废除了帝号;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
本题解析:回答第(1)问可以从革命性或者妥协性方面分析。回答第(2)问从专制与民主角度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