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C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单位:吨 标准煤/万元
[?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改革、趋时更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活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与苏联都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步伐,但两国的改革策略与结果却有很大差异。当前,中国的改革正是要借鉴和吸取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总结自己的经验,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
请回答: ?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处理经济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上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在这一决策指导下,确立了哪些新的经济、政治体制(或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是如何处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关系的?他推行的政治改革与中国的政治改革有哪些根本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苏两国改革策略不同,其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加以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对外开放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制度。
(2)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转向政治改革,并把政治改革当作重点。不同: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党的领导;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马列主义。
(3)中国:加强了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国家统一大业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苏联:苏共解散,民族矛盾激化,国家解体,经济恶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正确的是
A.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B.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C.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D.改变了所有制的形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给予农民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都没有改变所有制的形式,因而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
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
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
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
“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
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
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
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
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
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
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
“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
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
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回答: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参考答案: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
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
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
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
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
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本题解析:本题材料涉及“左”的路线指导下,有关人民公社化运动所造成的危害、
教训等。第①问解题关键是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这两个基本概
念,这是生产关系中的两个环节,要注意把政治课经济常识理论迁移到解决历史
问题中来。概括错误时,既要指出什么错误,还要说出为什么错。解答第②问时要注
意联系材料1与材料2,认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是当时中共中央在领导经济
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出现对国情认识失误,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失误所致。由此从总
结规律的角度谈“主要教训”,做到论从史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