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法西斯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它与正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①实行“一党专政”;?②抛弃了议会民主制;
③对外争夺殖民地;?④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专制独裁,并对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进行严密控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
②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③会议暂时协调矛盾,又埋下了隐患
④两会均损害了中国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的理解。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新的国际体系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①②③④是正确的。A正确,所以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同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2分)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3分)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3分)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2分)
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1分)
参考答案:(1)2分 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3分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这一侵略行为合法化,所以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
(2)3分?在亚太地区进行扩张,同日本争霸的需要。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外交妥协的结果,承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2分?中国在山东的主权虽然得到一定恢复,但同时为更多的外国势力分化提供了机会。
(4)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以强凌弱,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一切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外交,实力就是外交的后盾。(1分答出任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 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由于英国和法国对于国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是一个警察,还是一个调停者有分歧,这就使得这一组织缺乏强制执行的权力,也没有真正的集体安全的机制。因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国联不是遏制侵略,而是使世界陷于混乱。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联合国又不是对国联的简单继承和翻版,不是试图恢复过去,而是在创造未来。相对国联,联合国的突出变化,在于开始摆脱少数大国控制的局面,而越来越表达出世界人民的呼声。
——李琳琦《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最初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建立后的实质。(2分)指出材料二中作者对国联的评价,并结合相关史实论证。(4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联合国相比国联性质的变化。(2分)请运用相关的史实加以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目的: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利用联盟干预世界事务;控制联盟称霸世界。(6分)?
(2)实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2分)
评价:国联不能有效遏制侵略、制止战争。(2分)
史实: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国联虽派出李顿调查团,但未对日本进行制裁。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宣布对意进行制裁,但范围有限。③1936年,国联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听之任之,纵容法西斯扩张。(任举一例即可,2分。)
(3)进步:由大国控制的工具变为世界人民伸张正义的舞台。(2分)
史实:①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给与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等文件,关注各国的基本人权和民族自决。②20世纪6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发生深刻变化。③1971年,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任举一例即可。)(2分)
本题解析:(1)目的结合当时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从材料一中“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信息,可归纳出美国企图利用德国对抗英法;从“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的信息可归纳出利用联盟干预世界事务,控制联盟称霸世界。
(2)第一小问实质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可得出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第二小问评价依据材料二中“国联不是遏制侵略,而是使世界陷于混乱”的信息可概括出国联不能有效遏制侵略、制止战争;第三小问结合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国联的态度的相关史实来论证即可,如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等。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相对国联,联合国的突出变化,在于开始摆脱少数大国控制的局面,而越来越表达出世界人民的呼声”的信息可概括出由大国控制的工具变为世界人民伸张正义的舞台;第二小问史实可列举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即可,如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给与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等文件,关注各国的基本人权和民族自决;20世纪6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发生深刻变化;1971年,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