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德
2、判断题 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儒、墨、道、法究竟谁是谁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社会现实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人的生命
D.人与自然的和谐
3、判断题 我国20世纪五十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B.都有利于个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都改变了中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都使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
4、判断题


右图两部法律所反映的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A.社会性质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
5、判断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也关系着我国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键。阅读下列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完成所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8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0.5%。此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年之后农村工业化出现高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乡镇企业所吸纳。到1987年,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为59.8%。但此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却出现了相对停滞状态。到1992年,农业劳动力比重只比1987年下降了1.4%。?
8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特别是1989~1991年3年间,农民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仅12元,实际年均增长仅为0.7%。即使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也不快。1993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收入为1267元,比1992年增长207元,增长幅度为19.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也仅增长4%。?
据1994年6月10日《华商时报》载文说,国家统计局汇总了全国近七万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民负担连续加重的势头在1993年得到一定遏制,全年农民负担人均合计47.2元,比上年下降2.5%,农民人均负担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2%,比1992年下降31个百分点。但是也要看到,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通常是这个项目减少了,其他项目又增加了,或者保留项目的金额增加。据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1994年农民负担有所反弹。
(1)根据图1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当时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法和所起的作用。(4分)
(2)根据图2提示,概括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并简要分析其必要性。(4分)
(3)图3中所反映的党的农业政策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它反映了我们党的什么思想路线?(6分)
(4)材料二中反映了我国目前农村存在着哪些问题?谈谈你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设想。?(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