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
[? ]
A.广东
B.安徽
C.江苏
D.黑龙江
2、判断题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
?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
3、判断题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里的“松绑”是指
A.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判断题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5、判断题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