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
[? ]
A.广东
B.安徽
C.江苏
D.黑龙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
?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
参考答案:(1 )趋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本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 )新气象: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原因:列强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引起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或工业革命的推动);抵抗西方经济侵略的需要。
(3 )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次变化的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第二次变化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里的“松绑”是指
A.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松绑”一词的理解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松绑”?是指在原来政企不分、企业管理权属于政府的背景下,要求政府放松对企业的干预和束缚,使企业拥有自主管理的权力,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与B、C、D没有联系,故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