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毛泽东和周恩来没有提出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叶剑英在1981年提出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邓小平,答案为D。
点评:此题很简单,出题者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国两制”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读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C.民族工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D.自然经济所占成份微不足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型要读懂图,再通过数据比较了解关键信息,进行解答。从图中可以了解到187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境内工业的工业资本中所占比例中外国资本占一半以上,其次分别是官办和官商合办资本、商办;而其工业企业数中外国人办企业依然占绝大部分,官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数是最少,商办企业数居第二位。因此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等相比,具有规模小、资金少的特征。故选B。ACD项材料均未交代。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传统的封建势力和封建传统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的阻碍因素。除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外,还有外国资本的挤压,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发展。严酷的环境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资金少、技术薄弱的缺点始终伴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有利于形成多极化世界格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些地域性国际组织建立后,彼此之间降低或者取消关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是中美正式建交。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是新中国国力的增强和第三世界国家努力的结果
点评: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不是发生在“文革”中的是?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全国高校停止招生
D.恢复高
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