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浦东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开放整个海岸”是指开放中国东部沿海的14个港口城市,答案选D,A是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 C两项发生在D项之后且与题意要求不符。
点评: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历史上的对外开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的前提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放;新时期的开放是在平等交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开放;②开放的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新中国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③开放的结果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新中国开放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有利于
①加快培养内部市场、扩大内部需求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③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④培养农民的市场观念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是我国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首诗歌,它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 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汀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

乙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 “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丙 1983年重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丁 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报道
(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___________
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3)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由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
(3)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