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浦东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2、判断题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有利于
①加快培养内部市场、扩大内部需求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③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④培养农民的市场观念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是我国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首诗歌,它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判断题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 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汀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

乙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 “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丙 1983年重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丁 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报道
(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3)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