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5-22 08:04:00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商纣王有个同母的哥哥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认为生微子启时母亲为妾,生纣王时母亲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后来纣成为商王。这说明商朝时期( ) A.宗法制度影响很大 B.分封制度有待完善 C.神权观念十分浓厚 D.内部权力争斗激烈
|
2、选择题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功臣分封制 B.婚娶联姻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礼乐丧葬制
3、选择题 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主要是因为 A.陶钵口沿的符号 B.殷墟的甲骨文 C.手戴手梏的陶俑 D.日月食的记录
4、选择题 《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 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 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 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C.防止人民反抗斗争 D.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5、综合题 非选择题(共20分) 材料一:新皇帝(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他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1)材料中体现了怎样的制度更替?新旧制度相比有何不同?(8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3)材料二中唐朝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的什么制度?(2分)与秦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