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摘自【西汉】贾谊:
《过秦论》
(1)材料一中,贾谊认为秦始皇有哪些功绩?(3分)
材料二:《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2)材料二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1分)其根本目的何在? (1分)
材料三: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有诗歌一首:“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注:秕:中空不饱满的谷粒。?子厚:柳宗元
《十批》:郭沫若所写的《十批判书》,批判古人,包括秦始皇
(3)请归纳该诗对秦始皇的态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2分)
材料四: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 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些。——2007年第6期《随笔》
(4)材料三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 (1分)据材料三说明其理由。(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分,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14分)
(1)功绩: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征服岭南,设郡管理,把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北击匈奴,修长城,加强北方边防。(3分)
(2)理由:秦始皇实行暴政而亡。(1分)根本目的: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1分)
(3)态度:肯定(或高度赞扬)秦始皇。(1分)
看法:该观点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和在历史上的地位;但没有看到秦始皇的暴政及其危害。(2分)
(4)倾向:基本否定。(1分)
理由:秦始皇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1分)
(5)基本原则: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进行评价。(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
A.建国初期的
B.抗美援朝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只要明确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1966——1976 ,就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
A.“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专为游观而发”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男女杂坐,不以为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与理解。抓住关键词“社会进步”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问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以所有的事件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副对联中都有特征性的词语,①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关,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③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④与新中国成立有关。所以选择B项。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基本特征和时间。总的来看,常考的有这么几个事件: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大、文革、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C.协商一致
D.平等、公正、合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从不结盟运动运动的行动纲领上理解。独立、自主、非集团化是它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