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边际土地的开发是由于人口增长太快,在农业科技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但我国古代人口并不是持续增长的,而且人口增长不是开发边际土地的根源,只能是重要的直接原因,所以A错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才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C错误。D项经济发展停滞错误。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可以分析出农民迁业造成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B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嬴蛤,不待贾(商人)而足,地势饶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业阖,盖东南之极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年号,376~396)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如此。……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465)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材料三 二月丙子,诏曰:“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缺衣裳……朕甚忧之。”
——摘自《宋书》
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从汉代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状况出现了什么变化?(2分)(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和影响(6分)。
(3)这一时期北方经济与南方相比因种种原因呈现出不同特点,由此看来,你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的前提条件(3分)?
(4)从六朝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变化:①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几乎没有商业活动,贫富分化不严重;②东晋南朝时:江南人口增加较多,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物资交流发展,贫富分化加剧。(2分)(2)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③统治者的政策比较宽松,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⑤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⑥北方粟、麦旱田作物南移;等等。(只要答到其中4点即可得4分)影响:①促进了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加快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或: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②为隋唐统一和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③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状况。(只要答到其中2点即可得2分)(3)基本前提条件:①稳定的社会环境;②正确的政策;③先进的科技;④处理好民族关系;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3分)。(只要答到其中3点即可得分)4)积极影响:①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②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先进文化的传播;③促进交通道路的畅通和新兴城镇的兴起与繁荣。(4分)(可联系各地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
本题解析:(1)可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等角度出发进行分析。(2)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从人口、面临的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3)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借鉴经验。(4)可以从对生产力的推动、对文化的传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反映了市坊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店铺可以随处可设。这一现象最早发生在北宋时期,A唐朝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可能出现。
考点:中国古代市的变迁
点评:1、宋以前市的特点: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管理严格。
2、宋代以后市的特点: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