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欧盟与它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都推动了区域内政治、经济间的交流合作
C.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课本基础知识,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而上海合作不存在政治一体化,所以 A 选项符合题意。无论是上海合作组织还是欧盟,他们的成立都推动了区域内政治、经济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合作,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因此BCD项是二者的相同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当今,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A.海南岛
B.深圳
C.上海浦东
D.广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注意题干中的“当今”字眼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时,人们议论纷纷,一些人感叹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但是资本主义要复辟了,地主富农也要回来啦”。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
A.当时大多数农民衷心拥护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B.担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C.没有认识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土地属于集体
D.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仍旧根深蒂固,束缚人们的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但是资本主义要复辟了,地主富农也要回来啦”说明民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本质认识不清楚,由此而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感忧虑,所以答案选B,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 D两项材料之中无存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格中1957—1960年,农业下降明显,轻工业增长缓慢,重工业增长迅猛;可知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时期),由于“大跃进”等经济上的“左”倾错误,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ABC三项表述既不能准确反映表格的内容,也不符合这一时候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相适应
B.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C.是对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D.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生产关系上的调整,这一调整是与当时的农村生产力相适应的。A项为正确选项。要注意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去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